永利官网严贝贝、胡会敏老师在《人民网》刊发了题为《“慢就业”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策略研究》的理论文章。
文章提出,在当前社会背景下,高职院校应秉承客观、理性的态度,运用科学、严谨的方法,分别针对两大群体展开调研与剖析,同时结合新形势下的职业环境、业态、要求等嬗变,制定有效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策略。
刊发于《人民网》观点
http://opinion.people.com.cn.nevw.net/n1/2024/0507/22384.html
原文如下:
现阶段,“慢就业”是高职院校学生状态的真实写照,无论是从就业现实角度分析,还是将它视为一个社会问题,“慢就业”都象征着一种新型就业观的确立。从定义上,要将“慢就业”与啃老、躺平、“懒就业”及“不就业”等概念区分开来,它是指从正式毕业到正式就业之间的周期拉长,或者说,在“毕业与失业”之间创造一个缓冲区,本质上,高职学生仍然怀揣就业意愿、积极付诸行动。积极意义上说,“慢就业”意味着高职学生择业更为严谨、准备更为充分,有助于为终身职业发展夯实基础。消极意义上说,“慢就业”意味着社会可提供的岗位有限、竞争过大,与其陷入激烈的内卷境地,不如暂缓进入某个职业的步伐,所以“慢就业”是一种无奈之举。基于此,可以将学生区分为“积极型慢就业”和“消极型慢就业”两大群体。立足“慢就业”背景,高职院校应秉承客观、理性的态度,运用科学、严谨的方法,分别针对两大群体展开调研与剖析,同时结合新形势下的职业环境、业态、要求等嬗变,制定有效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策略。
建立筛查机制,精准区分“慢就业群体”。客观上,“慢就业”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社会议题,它是人员配置错位、产业转型升级、岗位供给不足、资源分配不均等共同作用的结果,这导致高职院校学生“正式就业”的偶然性进一步提升,但不意味着所有高职院校学生必然进入“慢就业”的状态。因此,高校需要建立“慢就业群体”的筛查机制,同时,精准锁定哪些学生属于“消极型慢就业”范畴,哪些学生属于“积极型慢就业”范畴。一方面,要为高职院校学生建立“就业信息卡”,通过问卷调查、日常观察、专题座谈等方式,了解学生家庭情况、兴趣爱好、日常行为、学习成绩等信息,对学生就业态度及动机做出预测。例如,某学生有“家族企业”的背景,那么大概率不会为生存问题担忧,成为“慢就业者”的可能性较大,而主动申请学业补贴、争取勤工俭学机会的学生,说明对就业有着强烈的意愿,大概率不会成为慢就业群体的一员。另一方面,要精准区分慢就业群体类型,可以利用职业效能感量表进行评测,判断学生在“专业-职业”对应领域的积极或消极意向,同时,还应该建立“就业意愿反馈机制”,面向学生个体了解就业计划。如某个学生成绩不佳,且不积极检索就业信息、寻求就业机会、职业定向不清晰,则可以界定为消极型慢就业。在明确慢就业群体及类型后,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人员应主动介入,采取“一人一策”的方式进行干预。
革新就业观念,提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。在常规就业观念指导下,当高职院校学生结束学业之后,就会进入“择业→就业→失业→再就业”的循环中,这一循环的内在逻辑就是“先择业、后就业”,进一步剖析本质,择业意向一旦确定,后期所有的就业行为只是在不同企业或岗位上轮转。立足“慢就业”背景,“先择业、后就业”的观念必须革新,应转变为“先就业、再择业”。究其原因,社会上的就业机会已然处于出供小于求的现状,“先就业”目的不仅是为了解决燃眉之急,还可以通过真实就业情境、资源及设备等,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敬业精神、责任意识与职业素养等,消除眼高手低、盲目自负、不切实际等习性,在自身具有一定经验与经济积累之后,在依据意愿、兴趣、志向等“后择业”,以确保职业生涯的平稳发展。为了避免学生选择“先就业、后择业”之后失去斗志、失去上升空间,高职院校需要指导学生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,例如,在大一期间,通过思政教育、专业教育、双创教育等契机,让学生树立“先就业、后择业”的观念。进入大二,让学生提前就应对“慢就业”挑战做好准备,比如储备多种职业技能、强化适应能力。在大三学期,督促及指导学生着手准备简历、开展面试模拟训练、评测胜任能力等,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就业备选方案,从而消除慢就业群体的悲观情绪。
做好供需评估,提升人员与岗位匹配度。以漫长的人生周期为参照,“慢就业”既是一种职业状态,也代表了个体的职业态度,它们都具有短暂性的特点。基于此,高职院校可以将“慢就业”视为一个适应期或过渡期,以提升个体就业质量为目的,仍然要考虑“正式就业”后的发展需求。从现实维度出发,“积极型慢就业”学生往往具备鉴定的目标,他们将某一职业视为毕生追求及价值实现渠道,而“消极型慢就业”学生则表现出茫然失措,对于职业性质、职业职能、职业素养等认知不清,即便获得与专业匹配、与志愿契合的就业机会,也难以保障职业生涯的稳定。基于此,高职院校要做好需求评估,即确保“能力供给与职业需求达成统一”。一方面,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,对市场提供的职业属性及要求进行深度分析,需要注意的是,这一分析行为须保持动态性与前瞻性,例如,面对电子商务专业大一新生,既要分析当前电子商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,也要预测三年之后、学生毕业时电子商务产业的嬗变,整个过程中对供需信息进行动态评估。另一方面,强化实训,让高职学生在多种职业环境中进行历练,针对所得所失展开冷静分析,于干中学、查缺补漏,以此提升“正式就业”后人员与岗位匹配度。
顺应时代趋势,引导学生涉足自由职业。当下,“慢就业”与“灵活就业”之间存在伴生关系,一个直观的表现是,随着“慢就业”人群规模扩大、趋势明显,从事自由职业的人数也在持续增加。不可否认,“慢就业”是就业不景气的表现,但也揭示了另一个事实,那就是中国社会具备了放缓正式就业的条件,即“互联网+”新业态。一方面,高职院校要跳出僵化教育模式、固化专业架构,顺应“互联网+”新业态的特点,主动增设新的职业培养项目。结合“1+X证书”制度,近年来新增了自媒体运营职业、直播电商职业、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等,这些新兴职业与开设专业并不对等,因此高职院校应新增课程,以增加学生新业态就业的选择,抵消“慢就业”的不良影响。另一方面,引导学生涉足网络写作、视频博主、直播销售等自由职业,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学生社团、各类竞赛等方式,发掘高职学生身上的天赋,进一步提供相应的资源与渠道,如音乐、舞蹈、表演等天赋较佳的学生,学校出面向演艺企业、MCN机构等争取机会。在“慢就业”背景下,自由职业是维持个体进取心、创新力的有效手段。
整体上,在“慢就业”背景下,高职院校固有的就业工作指导思想及实施模式都应做出改变,引导学生走出消极、被动的就业情境,化危为机,在这一过渡阶段充实自我、做好准备,为自身的职业生涯做好长效规划。(严贝贝、胡会敏,yl23455永利官网)
【基金项目】本文系将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思政专项“微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微载体建设研究”(课题编号:2021SJB0977)中期成果。